《旧唐书》情节跌宕起伏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 |
![]() |
|
油污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旧唐书 作者:刘昫等 | 书号:10200 时间:2017/3/26 字数:10625 |
上一章 三十九卷 下一章 ( → ) | |
○李怀仙 硃希彩附 朱滔 刘怦 子济 澭 济子总 程⽇华 子怀直 怀直子权 李全略 子同捷 李怀仙,柳城胡人也。世事契丹,降将,守营州。禄山之叛,怀仙以裨将从陷 河洛。安庆绪败,又事史思明。善骑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希彩自称留后。恆州节度使张忠志以怀仙世旧,无辜覆族,遣将率众讨之;为 希彩所败。朝廷不获已,宥之。以河南副元帅、⻩门侍郞、同平章事王缙为幽州节 度使,授希彩御史中丞,充幽州节度副使,权知军州事,诏缙赴镇。希彩闻缙之来, 搜选卒伍,大陈戎备以逆之。缙晏然建旌节,而希彩 ![]() 朱滔,贼泚之弟也。平州刺史硃希彩为幽州节度,以滔同姓,甚爱之,常令将 腹心亲兵。及泚为节度使,遂使滔将劲兵三千赴京师,请率先诸军备塞。自禄山反 后,山东范 ![]() 大历九年,泚朝觐,因乞留西征吐蕃。以滔试殿中监,权知幽州卢龙节度留后、 兼御史大夫。及田承嗣反,与李宝臣、李正己等解磁州围。建中二年,宝臣死,其 子惟岳谋袭⽗位。滔与成德军节度张孝忠征之,大破惟岳于束鹿。滔命偏师守束鹿, 进围深州。惟岳乃统万余众及田悦援兵围束鹿。惟岳将王武俊以骑三千方陈横进。 滔绘帛为狻猊象,使猛士百人蒙之,鼓噪奋驰,贼为惊 ![]() 泚既僭号,立滔为皇太弟,仍令以重赂招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六月,李晟收京城,硃泚、姚令言死。滔还幽州,为武俊所攻,仅不能军,上 章待罪。九月,诏曰:“朱滔累献款疏,深效恳诚,省之恻然,良用悯叹!宜委武 俊、抱真开示大信,深加晓谕。若诚心益固,善迹克彰,朕当掩衅录勋,与之昭雪。” 贞元元年,寻卒于位,时年四十,赠司徒。 刘怦,幽州昌平人也。⽗贡,尝为广边大斗军使。怦即朱滔姑之子,积军功为 雄武军使,广屯田,节用,以理办称。稍迁涿州刺史。居数年,朱滔将兵讨田承嗣, 奏署怦领留府事,以宽缓得众心。时李宝臣为田承嗣间说,与之通谋。承嗣又以沧 州与宝臣,乃以兵劫朱滔于瓦桥关,滔脫⾝走,乘胜 ![]() 宝臣死,子惟岳拒朝命,德宗令滔与张孝忠同力讨之。及惟岳平,滔怨朝廷违 约不与深州,含怒不已。会王武俊亦怨割地深、赵,相谋叛,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贞元元年,滔卒,三军推怦权抚军府事。怦为众所服,卒有其地。朝廷因授怦 幽州大都督府长史、兼御史大夫、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、管內营田观察、 押奚契丹、经略卢龙军使。居位三月,以贞元元年九月卒,年五十九,废朝三⽇, 赠兵部尚书,赐布帛有差。子济继为幽州节度使。 济,怦之长子。初,⺟难产;既产,侍者初见济是一大蛇,黑气 ![]() ![]() 贞元五年,迁左仆 ![]() 弟源,贞元十六年八月,为检校工部尚书,兼左武卫将军。初,为涿州刺史, 不受兄教令,济奏之,贬漠州参军,复不受诏。济帅师至涿州,源出兵拒之,未合 而自溃。济擒源至幽州,上言请令⼊觐,故授官以征之。 澭,济之异⺟弟也。喜读书,工武艺,轻财爱士,得人死力。事朱滔,常陈逆 顺之理。后怦为卢龙军节度使,病将卒,澭在⽗侧,即以⽗命召兄济自漠州至,竟 得授节度使。济常感澭奉己, 澭为瀛州刺史,亦许以澭代己任;其后济乃以其子为副大使。澭既怒济,遂请 以所部西捍陇塞,拔其所部兵一千五百人、男女万余口直趋京师,在道无一人犯令 者。德宗宠遇,特授秦州刺史,以普润县为理所。 及顺宗传位,称太上皇,有山人罗令则诣澭言异端数百言,皆废立之事,澭立 命系之。令则又云某之 ![]() 总,济之第二子也, ![]() ![]() ![]() 及王承宗再拒命,总遣兵取贼武強县,遂驻军持两端,以利朝廷供馈赏赐。是 时吴元济尚存,王承宗方跋扈,易定孤危,宪宗暂务姑息,加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 及元济就擒,李师道枭首,王承宗忧死,田弘正⼊镇州,总既无 ![]() 先是,元和初,王承宗阻兵,总⽗济备陈征伐之术,请⾝先之。及出军,累拔 城邑,旋属被病,不克成功。总既继⽗,愿述先志,且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总既以土地归国,授其弟约及男等一十一人,领郡符,加命服者五人,升朝班, 佐宿卫者六人。 程⽇华,定州安喜人,本单名华。⽗元皓,事安禄山为帐下将,从陷两京,颇 称勇力,史思明时为定州刺史。华少事本军,为张孝忠牙将。 初,李宝臣授恆州节度,呑削籓邻,有恆、冀、深、赵、易、定、沧、德等八 州。宝臣既卒,惟岳拒朝命,以图继袭。宝臣部将张孝忠以定州归国,授成德军节 度使,令与朱滔讨惟岳。及惟岳诛,朝廷以恆、冀授王武俊,深、赵授康⽇知,易、 定、沧授张孝忠,分为三帅。时惟岳将李固烈守沧州,孝忠令华诣固烈 ![]() ![]() 武俊遣人说华归己,华曰:“相公 ![]() ![]() 怀直习河朔事,⽗卒,自知留后事。朝廷嘉⽗之忠,起复授检校工部尚书、兼 御史大夫,升横海军为节度,以怀直为留后。又于弓⾼县置景州,管东光、景城二 县,以为属郡。累加至检校尚书右仆 ![]() 怀直荒于畋猎,数⽇方还,不恤军政,军士不胜寒馁。其帐下将从⽗兄怀信因 众怒闭门不內,怀直因来朝觐,贞元九年也。德宗优容之,依前检校右仆 ![]() ![]() 执恭代袭⽗位,朝廷因而授之。元和六年⼊朝,宪宗礼遇遣之,加尚书左仆 ![]() 李全略者,本姓王,名⽇简。为镇州小将,事王武俊。元和中,节度使王承宗 没,军情不安,自拔归朝,授代州刺史。及长庆初,镇州军 ![]() ![]() 子同捷,初为副大使,居丧,擅领留后事,仍重赂籓邻以求缵袭,朝廷知其所 为,经年不问。属昭愍晏驾,文宗即位,同捷冀易世之后,稍行恩贷,即令⺟弟同 志、同巽⼊朝,令掌记书崔长奉表,备达恳诚,请从朝旨。诏授同捷检校左散骑常 侍、兗州刺史、兗海节度使;以天平节度使乌重胤为沧州节度以代之。诏下,同捷 托以三军乞留,拒命。乃命乌重胤率郓、齐兵加讨。又诏徐帅王智兴、滑帅李听、 平卢康志睦、魏博史宪诚、易定张璠、幽州李载义等四面进攻。 同捷世行奷诈,自以尝在成德军为将校,燕、赵之师,可结为城社,乃以⽟帛 子女赂河北三镇,以求旄钺。李载义初受朝命,坚于效顺,乃囚同捷侄及所赂⽟帛 ![]() ![]() ![]() 王智兴师次棣州,诏曰:“李同捷幸袭旧勋,不思缵绪,斩⿇未几,私行墨缞。 毒杀忠良,扰惑部校,稽之国宪,难逭常刑。朕以顷在先朝,己稽中旨,实遵成命, 未议改图。乃由留务之权,授以戎帅;拔负海之陋,置之华中,推恩含垢,斯亦至 矣!而同捷益怀 ![]() ![]() 同捷既窘,王廷凑援之不及,乃令人 ![]() ![]() 史臣曰:家国崇树籓屏,保界山河,得其人则区宇以宁,失其授则⼲戈 ![]() ![]() ![]() 赞曰:国法不纲,贼臣鸱张。虽曰⽗子,凶如虎狼。恶稔族灭,⾝屠地亡。蠢 兹伏莽,污我彝章。 部分译文 朱滔,叛贼朱泚之弟。平州刺史朱希彩任幽州节度使时,因朱滔和自己同姓,很是爱重他,常令他率领心腹亲兵。及至朱泚任节度使,便派朱滔率三千強兵前往京师,奏请在诸军中率先守备边塞。自从安禄山反叛,山东、范 ![]() ![]() 大历九年(774),朱泚⼊朝觐见,伺机奏请留用西征吐蕃。朝廷命朱滔试任殿中监、权知幽州卢龙节度留后、兼御史大夫。及至田承嗣谋反,朱滔与李宝臣、李正己等解救磁州之围。建中二年(781),李宝臣死,其子李惟岳谋求袭任⽗职。朱滔与成德军节度使张孝忠讨伐他,在束鹿大败李惟岳。朱滔命一部分军队镇守束鹿,进兵围困深州。李惟岳便统辖一万多人及田悦的援兵包围束鹿。李惟岳的部将王武俊率三千骑兵列成方阵肆无忌惮地推进。朱滔用绢帛绘制猛兽狻猊的相貌,令百余名猛士蒙在脸上,呐喊着奋力猛冲,贼兵因此惊骇混 ![]() ![]() 朱泚建伪号之后,立朱滔为皇太弟,并派人以重赂招降、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六月,李晟收复京城,朱泚、姚令言死去。朱滔回到幽州,遭到王武俊进攻,几乎溃不成军,只好向朝廷上章等候治罪。九月,皇上下诏说:“朱滔屡次恳切上疏,深表忠诚,阅后颇觉凄恻,实在令人叹惜!当委命王武俊、李抱真展示大义,深加理解。若他的诚心更加坚固,善行能够发扬,朕当遮掩其罪而记录其功勋,为他洗雪恶名。”贞元元年(785),死在任上,时年四十,追赠司徒。 刘怦,幽州昌平县人。⽗刘贡,曾任荒远之地大斗军使。刘怦之⺟为朱滔之岳⺟。他累积战功被授雄武军使。广为屯田,节省开支,并以处事得法著称。逐步升迁为涿州刺史。数年后,朱滔领兵讨伐田承嗣,奏请任命刘怦管辖留守府衙之事务,刘怦因宽厚和缓而得人心。这时李宝臣被田承嗣挑拨煽动,同他共谋叛 ![]() ![]() 李宝臣死后,其子李惟岳抗拒朝命,德宗令朱滔和张孝忠协力讨伐他。及至李惟岳平定,朱滔怨恨朝廷背约不将深州给他,含怒不已。时逢王武俊也怨恨割去了他的地盘深州、赵州,便同朱滔一起谋反,企图援救田悦。刘怦当时执掌幽州留后事,派人致书对朱滔说:“司徒之位⾼于太尉,尊荣同于宰相,恩宠超出藩臣之上,荣耀达于极点了。如今您的昌平故里,朝廷改称太尉乡、司徒里,这是使大夫得以不朽的名声啊。只要以对朝廷的忠顺把握住自己,则事情无不成功。想到近年来,讲究排场,乐于征战,不顾成败,而导致家族灭亡、⾝遭屠戮的,那就是安禄山、史思明。以暴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贞元元年(785),朱滔去世,三军推举刘怦暂时主持军府事务,刘怦为众人所折服,统辖这一地区。朝廷于是授刘怦幽州大都督府长史、兼御史大夫、幽州卢龙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、管內营田观察、押奚契丹、经略卢龙军使。在位三月,于贞元元年九月去世,年五十九,停止上朝三⽇,追赠兵部尚书,赐给数量不一的布匹、绢帛。其子刘济继任幽州节度使。 程⽇华,定州安喜人,本为单名程华。⽗程元皓,任安禄山帐下将领,跟从安禄山攻陷东、西两京,颇以有勇力著称,史思明时任定州刺史。程⽇华年轻时在本军服役,为张孝忠的牙将。 当初,李宝臣得授恒州节度使,呑并消灭邻近的藩镇,据有恒、冀、深、赵、易、定、沧、德等八州。李宝臣死后,李惟岳抗拒朝命,图谋承袭⽗职。李宝臣部将张孝忠以定州归顺朝廷,被授成德军节度使,命他与朱滔一起讨伐李惟岳。及至李惟岳被诛,朝廷将恒州、冀州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不久,朱滔勾结王武俊谋反,沧州、定州之间来往艰难阻滞,二贼便打算夺取沧州,多次派人游说程华,又派兵围攻,程华均不听从,倚仗城垣进行固守。相持很久,录事参军李宇为程华谋划道:“使君长年遭受围困,张尚书不能前来救援,论功献捷,须到定州之后,现在这样就是所谓劳而无功了。请允许我为您到京师去,奏请独自任一州之使官。”程华当即派他前往。李宇⼊朝,详细陈告程华处在二盗之间,如何疲于奔命地同他们对抗。德宗深为嘉奖,拜程华御史中丞、沧州刺史。又设置横海军,任程华为军使。不久加授工部尚书、御史大夫,赐名⽇华,并每年供给义武军粮饷几万石。从此程⽇华自为一郡之使,张孝忠只有易、定两州而已。 王武俊派人游说程⽇华归顺自己,程⽇华说:“相公希望敝地仍旧隶属于恒州,姑且先借二百骑兵去抗贼,等道路打通即从命。”王武俊很⾼兴,便派了二百骑兵去协助他。程⽇华将战马留下,来人都让他们回去。王武俊恼怒他背弃约定,但因朱滔正围攻沧州,顾虑沧州被朱滔占据而未采取行动。及至王武俊返回京师,河朔已平静无事,程⽇华便将先前留下的马匹送还王武俊,另外进献珍宝绢帛以谢罪,王武俊欣然而释恨。贞元四年(788)去世,追赠兵部尚书。其子名怀直。 Www.UuWxS.CoM |
上一章 旧唐书 下一章 ( → ) |
旧唐书未删减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,《旧唐书》情节曲折离奇、波澜起伏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文学作品,油污小说网免费提供旧唐书最新百看不厌的文字章节免费阅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