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徐霞客游记》情节跌宕起伏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 |
![]() |
|
油污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徐霞客游记 作者:徐弘祖 | 书号:10175 时间:2017/3/26 字数:14502 |
上一章 八十三记日游西粤 下一章 ( → ) | |
十五⽇晨起,天⾊如洗,亟饭而行。刘君来送,复往谢之,遂同杜实徵同至其岳陈处候之。 出北门,即西向行。 涉一涧,七里,过羊角山之北,候换夫于西村,竟不至。久之遂南逾土冈,望西峰环转处,有洞在山巅,东南向,其门甚巨,疑即所谓新岩者。土冈之南,山又分东西二方,由其坞南中向行,五里,渐见路左小⽔唧唧行,已而有小⽔从西北石山下来合,涉北来⽔循之,又南二里,为都街村,有数家在西山之麓。 至此皆为僮贼之窟,所称“西巢”也,始不得夫。 又南二里,循溪⼊土山峡中,其峡甚 ![]() 陇之中,草木亏蔽,为盗贼薮。数⽇前犹御人其间,余得掉臂而过,甚幸也。 下坳西行三里,有茅舍一楹在山北,为税司。 乃署德胜者,委本处头目掌之。 其西一里即为落索村,都街之流又西转至此,由村南人峡去,路从村从北陟山。 都街、落索皆盗贼薮。 西北二里半,过石下,有巨石蹲路北,上有榕缘络之。又西一里,有巨洞在路右山之半,其门东南向,而⾼悬殊甚,望之神飞。适担夫停担于下,余急贾勇北向攀崖,茅塞无路。 诸人呼于下,余益奋而上,遂凌藤棘,抵其下。前亦多棕竹,颇巨。洞门甚⾼,內甚慡豁,深十丈而止。右有小窦,甚隘而中空,不识可蛇伏而⼊否?洞前有石,分两岐倒垂其顶。余方独憩,以陈君候余于下,遂返。又西二里,宿于马草塘之北村。其村在北峰之麓,村西有江自北峡来,穿西峡而去,即东江之上流也。村氓茅栏甚巨,而下俱板铺,前架竹为台。主人出茅滤酒劝客。陈君曰:“此皆贼子也。”是夜,月从东山出,明洁如洗。自⼊舂来,晓旭宵轮,竟晨夕无纤翳,惟此⽇见之。 十六⽇晨起,微云薄翳,已不如昨宵之明彻矣。饭后,南逾土⾩而下,是为马草塘。东西俱有峰夹之,塘独低而洼,真萑苻huánfú湖泽之名,意为盗贼出没之处之薮也。 二里,越而南,又西三里,有江自北而南,深嵌危崖间,所谓东江也。其南有数家在冈坞间,泊舟于下,呼之不为渡,乃自取其舟渡而西。其江大数丈,而深不测,再南下数里,即与金城江合而⼊石⽳中,透出永泰里,而下怀远镇为南江者也。由江西岸北行半里,转而西下又四里半,为界牌村,是为宜山县、河池州界。村之东南有山中悬,即东江西北岸之山也。山之南,有坞豁然东南去,则金城之江已在南山之北,向此隙东注而下,与东江合者,第此处犹未之见耳。又西二里,有山在路北,峭崖屏削,上多纹理,虬⼲缘之,掩映间有若兜胄,有若戈矛,土人指为南丹莫氏之祖挂盔甲所成者,乃附会形似而言也。又西一里,路北有石耸出峰头,薄若片云擎空,上有歧角之物,土人指为犀牛,而不知犀乃独角也。又西一里为大湾村,村在北山之麓。村东有洼岩,有⽔自北山石⽳南出,流宕底三丈余,复南⼊地⽳而注于江。又西则路出临江北岸,溯之西行一里,其江自西南来,北流至此,折而东去。 路从折处直西行,一里,过一小石梁,其下 ![]() 渡北之西岸,有⽔悬崖,平泻一二丈,声轰如雷,东注大江,则官村南来之⽔也。 大江南去,转而东过大湾,与东江合,又南抵南巢,贼窟也,在永顺北。 而捣⼊石⽳数里,而出于永泰里以下怀远者也。时渡舟在江西岸,候久之,乃至。登西岸,复西向行,则山回壑转,始为峒而不为峡。三里,有小溪自南而北,溯溪南行半里,有梁跨其上,甚⾼整,是为南桥。越桥西半里,其坞乃西南转,有村在路右,是为垒街。 又西南三里,山帏转拓,有村在西南山麓,曰官村。路折而南,溯溪西一里,过官村前。 又南一里,循西山南嘴转⼊西峡,半里,有巨石峙北山之麓,老榕偃盖其上,为行者憩息之所。又西一里,北山复起石岩,其⾊⻩⽩焕然,与前所过诸山异。 石山自三里来,所见皆青⽩为章。 其赭⻩一种,自柳州仙弈南见后,久未之睹矣。 又西半里,有村在北山麓,是为鬼岩村,⼊登其栏而憩焉,于是村始见瓦栏。盖德胜间用瓦而非栏,河池所无栏而皆茅覆,河池以西则诸栏无非茅覆者,独此村用瓦。 主人韦姓,其老者已醉,而少者颇贤,出醇醪醉客,以糟芹为案下酒菜。 山家清供,不意诸蛮中得之,亦一奇也。是⽇昼 ![]() 十七⽇及明而饭,南向行。半里,得东来大路,有坞直南而去,墟当其中,是为鬼岩墟。 复西向循南山北麓行,又西里余,有岩在南山之半,其门西北向,即鬼岩矣。洞中遥望杳黑,土人祀神像于其间,故谓之“鬼”从其下西登坳,石级颇整。共一里,逾坳西下,自是石土二山 ![]() 来凤,东粤人。 萧公即为票发,取夫骑各二,不少羁Jī停留焉。 十八⽇晨餐后得二骑差役,即以马夫二名作挑夫影 ![]() 既而萧公复以腆仪来贶kuàng赠与,余受其笋脯,而尽壁其余避而不受。⼊城买帖作谢柬,久乃得之,行已上午矣。西向山坞行三里,有溪自北山南流,合于西来大溪。乃渡北溪溯大溪北岸行,又七里,有村在南山之坞,有瓦室焉,名杨村。 杨姓者有巨力,能保护此村。 循北山麓行,又二里,有飞石覆空而出,平庒行人之上。已而上危级,见级外倚深坑,內有悬⽳,中空下陷,洪流溢其底焉。既上,从山半行,遂循崖北转,又成南北之峡,山凑而为东西两界矣。循东崖溯流上,升陟三里,渡溪而北,逾一坡而下,见东峡石壁危削,上有穹岩,下有骈峡,但闻⽔声喧甚,以为自堕峡而下也,而旁眺不见影。 稍前,则溪⽔犹自北来,复渡之。循溪东行峡中,三里,⽔穷峡尽。北上岭一里,又从岭头行一里,出两山坳间,有石垣两重,属连接两峰之左右,是为大山岭,河池、南丹之界也。 逾岭北下,遂为丹州境。 转而西二里,渡小⽔,其⽔南去。 复西南逾一岭,复与⽔遇,随之西北行,共三里,复渡⽔,⽔汇于石壁下,遂就之而饭。又随⽔出峡,西二里,山势渐开,近山皆变石为土,南山下有茅一二楹矣。 随小⽔西行三里,渐转而北,土山坞尽,西山陇间有数十家倚之,是为土寨关,则南丹土税之钥也。路在东山之麓,遂北上土岭。其东来之⽔,似无北流之隙,惟西北有巨山悬削,想亦从其下⼊⽳以注大江,而下金城、东江者,未亲晰xī搞清楚,弄明⽩也。北下土岭,其坞中小⽔亦自东而注西南,似亦 ![]() 于是复西北上岭,升陟共五里,转出岭头,始有巨坞西北去,路从其西山岭半行,又五里曰百步村今作八步。 茅舍数家在西山陇上,皆江右人,为行李居停者。时锡贾担夫三百余人,占室已満,无可托⾜,遂北向下陇前西北坞中。 ⽔至是转而西南去,有木梁架其上,覆以亭,亦此中所仅见者。 度梁而上陇,其坞遂转东西。于是西向行五里,有四五家在南山陇间,曰岩田村。中有瓦栏三楹颇巨,亟投之,则老妪幼孩,室如悬磬qìng意为空已所有,而上瓦下板,俱多破孔裂痕。 盖此乃巨目家,前州 ![]() 十九⽇平明起,炊饭而行。细雨霏霏。西向行土山间,三上三下共十里。有⽔自东北注西南,深不及膝,阔约五六丈,是为大江即刁江也。其源发于西北丛山壑中,南流东转而至永顺界,合东江下流者也。渡江,又西逾一岭,共五里,转下一坞。其坞中有一⽔东南去,溯之行,其⽔曲折坞中,屡涉之,俄顷数十次。共三里,有⽔一支自西北来,一支自正西来,遂转而向西溯之。又半里,有村在北山之麓,其名曰金村,乃是站之当钥者。 〔其地西往锡坑止十五里,西北去南丹州五十里。〕⼊其栏,头目方往百步墟,乃坐而待之。雨时洒时止。陈梦熊从此⼊锡坑,遂别去。余候头目,抵晚始归。 二十⽇晨起,雨霏霏。 饭而候夫,久之乃扎竹为舆,止得其一,而少其一,上午始行。雨中遂东北逾土山,一里余,越其脊,乃西北下,深茅没径。 又里许,穿翳而降至坞底,则有小⽔自南而北,大路亦自南随之,则锡坑道也。从之北一里,又有一⽔自西南来,二⽔合而东北去,⽔东有村在东山下,是曰雷家村,山峡稍开。又一里,遂转而为东西坞,有大溪自西而来,合南来小溪,东去即南转而为大江者也。于是溯溪南上山北麓行,西向升陟共十里,有茅数楹在南山之半,曰灰罗厂,皆出锡之所也。由其下又西一里,其坞西尽,有土山横其中,一小⽔自西北,一大⽔自西南,二⽔合于横岭之下。于是涉小⽔西上横岭,岭东路旁有眢井种种,深数丈,而圆仅如井大,似凿掘而成者,即锡⽳也。逾岭西下共四里,又与前西南来大溪遇。其溪方北曲而南,遂绝流而西,其峡复东西开。 溯溪行其中,屡左右涉之,四里为西楞村,又一⽔自西北来⼊,路从大溪南岸行。又一里,路左有岐逾岭而南,想往锡坑道也。 又西,有溪自南峡来合,其溪亦巨,与西来之溪等。于是又横涉南溪口,仍溯西来溪南岸行。又五里,有村在南山,曰大徐村。村之西,其峡复开,田始连塍,⽔盘折其中。 又屡涉之,四里,直抵西山下。 溯流转而北,一里,乃涉⽔上西山。初上甚峻,望北坞山环壑尽,瀑流从山腋悬空直噴,界群碧间,如⽟龙百丈。粤西皆石山森幻,〔故悬⽔最艰,〕惟此景独见。忆前自全之打狗岭亦北望见之,至此已迂回数千里,涉历经年,忽于此得睹,亦汗漫漫无边际中一奇遇也。西向援土级而上,瞻顾一里而不能释,已而渐逾岭南,始不复见。又迤逦循北峰而西上者二里,逾一脊,脊北路隅是为打锡关,乃锡贾自锡坑而来者。昔于此征税,有居舍,自去年 ![]() 既而复屡涉此涧,涧乃南去,路乃西逾山坳。共二里,复行坞间,半里,循北山之崖,前涧复自南来,涉之。西北行又半里,又一溪自南峡来,其⽔颇大,与前涧合而北,横堰而潴之。从堰西向北行,又一里而渡南丹之南桥,暮雨如注,雷电 ![]() 南丹之⽔北流经州治东。 其山东西分界,州治在西山下。 其东有街,南北依溪而列。 中有一街西⼊,大石坊跨其前,曰:“摅shū舒展,意即敞开 ![]() 由坊下进街西行,街尽,又⼊一石卷门。门內有关帝庙,西向,前亦有坊。其西即巨塘汇⽔,南北各有峰,自西山环臂而前,塘⽔直浸其麓。塘中有堤,东西长亘数丈,两端各架木为桥,而亭其上。越西桥,又西过一废苑,则州治在西南小石峰下。 其门北向,前亦有石坊,而四围土墙不甚崇整,此下署也。 州官所居,则在囤上。囤上者,即署后小石峰之巅。路由署中登,乃莫公因家难后移此以避不测者。盖西界群峰蜿蜒,其南北两支东突者,既若左右臂,又有一支中下特起为石峰,而下署倚之,囤结于上,三面峭削,惟南面有坳可登。囤之后复起小峰,与囤中连若马鞍,其后与崇山并夹为深坑,其下有小⽔东南出而注于大溪,此署左第一层界⽔也。 囤山之北,其山西断,有洞裂山下。其门东南向,正与囤山对。门顶甚平,亦有圆柱倒垂。门之中即有二巨石危踞,中开一峡仅尺许,北⼊三四丈,折而西,稍下,则西巨石之后也。与洞后壁北距丈余,西深二丈余,窅黑无可见,不识有旁窦否?西巨石之上,其面⾼下不一,皆若台榭可栖,第四壁悬绝,俱无级可登。东石亦然,第后即联缀于洞壁,无后绕之隙,而石台之前,有石柱上耸接于洞顶,为异西石耳。 西石之西,又有小隙穹石,而北峡中架梯一两层,即可登石上,由西石跨石二尺,即可达东石之端,惜此中人不知点缀耳。由岩前北向行半里,其山又开东西坞,循西山嘴转而西行,又有⽔自西峡来,东北向而⼊大溪,即清⽔塘之下流也。 溯之西行,又半里,渡一桥亭。桥南有石崖障流,內汇⽔一池,昔⽔从桥下出,今捣崖 ![]() ⼊门即为方塘,四周石砌,汇⽔于中,不深而甚澈。前层架阁塘中,阁后越塘又中亘一亭,亭南北塘中,复供石于⽔,两旁各架阁于塘为左右厢。亭西则⽟皇阁也,亦从塘中甃石为基,而中通⽔道者。 阁下位真武,上位⽟皇,而真武之后,又从塘中架阁一层,下跨⽔上,为栖憩之所,上与⽟皇阁联架为一,置三世佛焉。佛后有窗,可平眺西峰,下瞰塘⽔亹亹wěiwěi行进貌从地中溢起。 塘之外,皆有垣周之,层楼叠阁,俱架于⽔中,而佛像皆整丽,亦粤西所未见。 惜乎中无一僧,⽔空云冷,惟闻唧唧溪声而已。 寺为天启七年莫公伋ji所建,前年以潛zén诬害,鞭杀僧,遂无居者。寺南有溪自西南腋中来,即由寺前东去者。寺北有大道西向逾岭去,是通巴鹅而达平洲者。寺前⽔东去,经石崖⽔口,又东出而注大溪,此署左第二重界⽔也。 署右第一重界⽔,即前来所涉堰上南峡之流,第二重即打锡关东来之涧,二⽔合为大溪而经州前。 译文 十五⽇早晨起 ![]() ![]() ![]() 十六⽇早晨起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十八⽇早餐后得到两个骑马的差役,就把两名马夫作为挑夫来使唤。随即萧公又拿丰厚的礼物来相赠,我接受了其中的笋⼲,而其余的全部完璧归赵。进城去买贴子写了答谢的柬贴,很久才买到贴子,动⾝已是上午了。向西在山坞中行三里,有溪⽔自北山往南流,会合到西面流来的大溪中。于是渡过北来的溪⽔溯大溪北岸行,又走七里,有个村庄在南山下的山坞中,村中有瓦房,名叫杨村。〔姓杨的人家有大巨的力量,能保护此村。〕沿北山山麓行,又是二里,有飞石覆在空中突出来,平平地庒在过路人的头上。不久上登⾼峻的石阶,见石阶外斜靠着深坑,坑內有⾼悬的洞⽳,中间空阔向下深陷,洪流从洞底溢出来。上去后,从山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十九⽇黎明起 ![]() ![]() 二十⽇早晨起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南丹州的⽔流往北流经州治东面。这里的山分为东西两列,州治在西山下。它的东面有街道,呈南北向依傍着溪流排列。当中有一条街向西进去,一座大石牌坊跨在街前,写着:“抒忠报国,崇整精微。”是广西省內所未见过的。由牌坊下进街后往西行,街完后,又进⼊一道石拱门,门內有关帝庙,面向西方,庙前也有牌坊。庙西就是大巨的⽔塘积着⽔,南北各有山峰,自西山似手臂一样环绕到前方,塘中的⽔一直浸到山麓。塘中有堤,东西横贯长数丈,两端各自用木头架成桥,而且在桥上建了亭子。越过西边的桥,又向西走过一处废弃的花园,就见州治在西南的小石峰下。官署的大门向北,前边也有石牌坊,但四面的土墙不怎么⾼大整齐,这是下面的官署。州官居住的地方,却是在囤上。囤上就在官署后面小石峰的峰顶,路由官署中上登,是莫公因家中发生灾难后迁到此处以躲避意外事件的。西面一列群峰蜿蜿蜒蜒,它南北两面向东突出来的支峰,既好像是左右臂,又有当中一条支脉下延独自耸起成为石峰,而下面的官署就紧靠着它,囤子建在上边,三面峻峭陡削,唯有南面有山坳可以上登。囤子的后面又突起一座小峰,与囤子中间相连好似马鞍,小峰后边与⾼山并排相夹成深坑,山下有条小溪往东南流出去注⼊大溪,这是官署左边第一层分界的⽔流。 囤山的北面,那里的山在西边断开,有洞裂开在山下。洞口朝向东南,正好与囤山相对。洞口顶上十分平整,也有圆形石柱倒垂。洞口的央中就有两块巨石⾼⾼盘踞着,中间分开一条峡⾕仅有一尺左右宽,往北深⼊三四丈,折向西,稍下走,就在西面的巨石之后了。与北面的山洞后壁距离有一丈多,往西深二丈多,深黑得看不见东西,不知有没有旁洞?西边巨石之上,岩石表面⾼低不一,都好像是台榭一样可以居住,只是四面的石壁悬绝,全无台阶可登。东面的巨石也是这样,只是后部连缀在洞壁上,没有向后面绕去的 ![]() ![]() ![]() 官署右边的第一层分界的⽔流,就是先前来时南面峡中涉过堤坝上的⽔流,第二层就是从东面打锡关流来的山涧,两条⽔流合流后成为大溪流经州治前。 Www.UuWxS.CoM |
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( → ) |
徐霞客游记未删减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,《徐霞客游记》情节曲折离奇、波澜起伏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文学作品,油污小说网免费提供徐霞客游记最新百看不厌的文字章节免费阅读 |